把握黄金4小时!柘城中医院快速溶栓助中风患者重启人生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次数(971)
秋季是急性脑卒中(俗称 “中风”)的高发季节,及时识别症状、快速开展救治,对降低中风致残率、死亡率至关重要。近日,柘城中医院北关院区脑病科凭借高效的卒中急救流程与精湛的溶栓技术,成功救治57岁突发中风的患者,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肢体功能。
当天清晨6点,57岁的鹿邑男子王先生(化名)起床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左手无法稳定抓握物品,下肢难以支撑身体,甚至无法独立行走,同时伴随持续性头晕。此外,患者还出现口角歪斜、言语表达不清的情况,这些均为急性脑卒中的典型临床表现。家人发现其异常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往柘城中医院北关院区脑病科寻求专业救治。
脑病科团队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结合其症状与病史,初步判断为 “急性脑卒中”。为抢抓救治时间,医院迅速启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CT排除脑出血后,第一时间为患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1小时后患者肌力显著改善,次日已能自主行走。
秋季如何预防脑中风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血管易受寒冷刺激出现收缩、血压波动,导致急性脑卒中发病率升高。柘城中医院脑病中心张景华主任结合季节特点,为大家总结了秋季中风预防要点:
快速识别中风信号
牢记120口诀:
1看:脸不对称、嘴角歪;
2查:双侧手臂平举,一侧无力下垂;
0听:说话含糊不清。
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120,千万别“等等看”。

严控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等是中风的高危因素。秋季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因指标波动增加中风风险。
做好保暖与饮食调理
早晚温差较大时,外出注意头部、颈部保暖,避免血管受寒冷刺激急剧收缩;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全谷物,同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保持适度运动与规律作息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保证每日 7-8 小时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情绪大幅波动。
张景华主任特别提醒,急性脑卒中救治的核心在于 “快”,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送往具备卒中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抢抓 “黄金 4.5 小时”,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最大程度降低中风带来的健康危害。